无颜之月

繁体版 简体版
无颜之月 > 流沙 > 第33章 烟火气

第33章 烟火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陈瑶名片上现在印着:市场部高级经理。

公司发行第二支基金时,袁毅又帮她找了几家蜀地企业,前前后后,总共买了四千万基金。

这几千万基金规模让陈瑶在公司日子舒服了很多:她可以在上班时间打着服务客户、维护关系的名头找袁毅喝咖啡,逛商场;即使是忙私事,也可推说是去拓展市场、发展新客户。反正公司上上下下都知道了她有个金主姐妹,不要说杜总监,就连“一言堂”本人,都对她和颜悦色起来。

与此同时,杜总监日子却越来越难过。

拜毕勇那张乌鸦嘴所赐,再发新基金时,公司规定人人都有任务。杜总监平时四平八稳躲在独立办公室喝咖啡上网的好日子结束了,出去跑客户成了常态,在办公室天天不见人影,好几次例会,都由毕勇主持。

宋大姐私下告诫陈瑶,马上又到公司新一轮定岗定级续签合同的关键时刻,这种敏感时期务必要谨言慎行,小心做事。

在这种草木皆兵的气氛下,陈瑶也如履薄冰起来,但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总会落下来。

某个周末,“一言堂”临时组织开会,杜总监的电话却怎么都打不通、人自然也通知不到。

周一“一言堂”亲临市场部例会,公开批评杜总监作为主管销售的领导居然找不到人,这是公司找他,如果是客户呢?又过了几日,公司NOTES里就发了通知,免去杜总监总监职务,改为执行总监,直接给他降了级。

人活脸、树活皮,杜总监没等到续签劳动合同,自己先一步递交辞呈,离开了公司。

陈瑶之前工作上的不如意跟杜总监事件比起来完全是小打小闹,这次她才觉出办公室政治的残酷来。

杜总监以前对她算不得好,但后来眼见他从公司取走私人财物,又来去数次办理离职相关手续,每次都形色落寞,再没有以往众人追捧阿谀拍马的景象,陈瑶不免生出些兔死狐悲之感。

毕勇则不加掩饰地意气风发、一派得瑟之色,只等一纸升迁令,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市场部总监了。

可偏偏天不遂人愿,“一言堂”和毕勇上下合力弄走了杜总监,天上却掉下个“林妹妹”。公司第二大股东单位空降下来一个林总监,做研究的出身,是董事长的嫡系。她来了没多久,就有小道消息说她和董事长关系非同一般。不用猜,陈瑶也知道这传言是从哪儿来的。

自从911那个电话后,陈瑶和孟波两人联系便日渐稀少,记不清是从谁、从何时开始,便断了音讯。只在孟波生日那天,陈瑶发了“生日快乐”,对方也只回了俩字“谢谢”。

虽然已经工作,但陈瑶基本还保持着原来上学时的习惯,隔三差五跟谢晓岚通电话。谢晓岚对于女儿工作十分满意,只是开始操心她的终身大事,经常问起孟波。陈瑶想到春节回家又要三堂会审,不免头大。

她曾经向母亲暗示过,跟孟波不见得能走到最后。但谢晓岚反应颇大,认为无论是对事亦或对人,耗得时间足够久,怎么也要往有结果的方向上努力,不可轻言放弃。

母亲甚至建议过,如果孟波以后想留在美国发展,那陈瑶也可以想想出去读书这条路。她现在有了工作经验,出去读个MBA也算顺理成章,当然最优方案还是孟波回国发展,毕竟根基都在这边。

每每谈及此,她便愈发不敢向母亲吐露实情。陈瑶发现随着长大,能跟谢晓岚讲的真话越来越少。原因她也想过,许是自己成熟了,报喜不报忧的本领愈加炉火纯青,而在外闯荡,喜似乎总不及忧多。

春节回家,陈瑶惊奇地发现自己倒是比原来更能融入家中长辈的对话中了,因为多了新的共同话题——办公室政治。

此外,虽然绩效考核结果还没出,但家人们已经开始欢欢喜喜帮她畅想年终奖怎么花啦。谢晓岚生怕消息传到那个疯狂揽存的银行亲戚耳朵里,几次聚会都没敢让陈瑶参加。

奇异的是,外婆居然破天荒问起孟波来,说这孩子怎么几年也不见来了。面对平和的外婆,陈瑶只觉得没什么是不能讲的,她坦承已和孟波分手,但请外婆别告诉其他人。外婆用那双布满皱纹、干枯却温暖的手拍着陈瑶承诺一定会为她保密。

陈瑶现在跟袁毅走动颇多,便发现对方在北京确实没什么朋友,导致每逢周末,袁毅几乎已是习惯性地要约陈瑶吃喝玩乐。袁毅彭涛这一对儿虽然脾气秉性不大相配,在休闲爱好上倒是如出一辙。

陈瑶跟袁毅毕竟不是一类人,打起交道来无甚快乐可言,且心里记挂王欣,也希望可以分出时间陪她散心,所以委婉问起怎么彭涛总不见踪影。

袁毅说彭涛一心都放在家里公司上市的运作上,忙得根本脚不着地,又说男人有事业心是优点,若彭涛只是个不务正业的富二代,她才看不上呢。

赶上袁毅出差,陈瑶第一时间却约了卞雨佳。女人之间友谊深浅程度有条金线,那就是能否聊床笫之事,只有到了这层,才是真正的闺蜜。陈瑶对王欣虽堪称情谊深厚,但对方是长辈,到底无法畅所欲言。

俩人约了先去小西天看电影,再去魏公村雕刻时光。

今天放的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红白蓝三部曲中的《红》和《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陈瑶很久没有享受过在大影院看艺术片的感受,想好好沉浸其中,卞雨佳却忍不住跟许久未见的好友分享自己状况不断的感情生活。

在看电影这件事儿上陈瑶完全无法一心二用,导致她看完后生生把同一个导演、同一个女主演、同样风格的两部片在脑子混成了一部电影,心下暗恼,想着明天自己再来一人独享一遍。

卞雨佳抱怨搞不掂陈慧,而且绝望预测以后也无甚希望。

陈瑶奇道:“那次你俩不是还一起来安慰我吗?而且我记得你当时就说好事将近了呀。”

卞雨佳哀叹:“我也没想到啊,那会儿觉得我俩是越来越亲近了,谁知道是离当哥们儿越来越近了。”

陈瑶愿闻其详。

卞雨佳道:“那次跟他一起来见你就是我见他真人的最后一面。之后我一直持之以恒地在网上撩拨他,但这人不经撩,一撩他就不回话了。

陈瑶:“看不出他是这么个三贞九烈的腼腆boy啊!”

卞雨佳又找补:“有时候也会出于礼貌回个一两句的,但从来不接茬,顾左右而言其它,郁闷啊!!!哦,对了,唯一能让我俩对话不死的话题就是书。”

陈瑶笑了:“俩文青,始于颜值、终于才华,这不挺好。”心里其实羡慕卞雨佳有这样能一起阳春白雪的朋友。

“什么呀!我要的是他的才华吗?虽然才华确实是最重要的加持。但姐姐最馋的是什么,你懂的啊。”

“而且吧。”卞雨佳接着道:“他居然最喜欢的是诗,给我推荐了一堆。你也知道,我最恨无病呻吟、酸文假醋,唯一耳熟的也就是从读者文摘或者歌词里见过的那些烂大街的什么‘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什么‘当你老了、头发白了……’之类。”她一边说着一边夸张地打了个寒战。

“积极点儿看,你现在当编辑,吃这碗饭,就当人家给你提高业务能力了。”

“快得了吧,他给我推荐的都不知道是从哪儿个犄角旮旯找出来的不知名的人的诗,你听说过巴勃罗.聂鲁达吗?还有什么什么特罗默。什么‘必须坐在黑洞洞的井口要很有耐心打捞掉落下去的光明’,这种故弄玄虚的现代诗老娘真是不能忍啊,听了就想打人。”

陈瑶看到卞雨佳一脸欲求不满又暴躁的样子,笑得简直直不起腰:“你有没有想过他这么费劲儿努力装逼就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呢?”

“我一开始也这么想的啊!”卞雨佳叹道。

她虽对诗毫无兴趣,但为了从中找出陈慧或许会借诗人之口传达的情意,她依然会像在辣子鸡丁那种辣椒多过鸡丁的菜里找肉一样,把这些诗都反复阅读、过度咂摸,生怕错漏什么。

于此同时,她也会推荐给对方《情人》、《亨利与琼》……这样赤裸裸表露心迹的作品。

可惜对方并不买账,陈慧说女性作家虽然细腻,但是喜欢啰嗦,也容易夸大其词。于是卞雨佳又煞费苦心地把推荐书目换成《快乐王子》和《查令十字街84号》。陈慧倒是欣赏王尔德,说虽然言过其实也是其作品的弊病,但胜在头脑聪敏、文字一流。

而这根本不是卞雨佳想传递给他的信息。她想表达的极其浅显,只是快乐王子几次三番对小燕子的苦苦哀求:“燕子,你同我住一晚吧?”“你吻我的嘴唇吧,因为我爱你呀!”

总之互相荐书、切磋文学对卞雨佳而言只是充满趣味的前戏,把□□撩的更盛,对陈慧却似毫无影响。那些诗任卞雨佳怎么琢磨解读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她好歹也算是文学爱好者,心知肚明诗中对政治和人生观的隐喻和表达远胜情爱。

陈瑶安慰朋友:“也许人家就是想跟你谈一段诗情画意、柏拉图式的恋爱呢。”

卞雨佳一脸不耐:“不上床的恋爱分明就是耍流氓。”又承认,最令她懊恼的其实还是猜不透对方是否也喜欢自己。

陈瑶按照她对卞雨佳的理解,劝慰说:“好歹你心上有这么个人,大可以一边精神上跟他先这么耗着,一边找别人解决生理需求。我看你就是旷的有点儿久了,要是把这无处安放的荷尔蒙发泄掉,估计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烦闷了。咱们别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卞雨佳却一反常态,一脸懊恼:“我要是心里没装着谁,大可以轻松地把爱和性分开,可一旦脑子被某个人占满,就打死也分不出神儿给别人了。”她认真想了想,不能忍受地道:“不行,想象了一下,我没法一边跟别人做,一边把那人的脸想成陈慧的样子。”

“哎呀!”她警醒道:“况且那样的性也不淋漓尽致啊!不如不做!”

陈瑶不知怎么地,想起卞雨佳和孟波的事,感觉有些异样,为了掩饰自己,连忙打趣道:“我陪你去买个□□棒得了,这样就没有别人的脸打扰你对男神的性幻想了。”

不知是不是心有灵犀,卞雨佳也突然问起她和孟波的情况。

自从那件事之后,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避免提起孟波,所以陈瑶没告诉她那个香港女孩的事,也没告诉她现在两人基本已算分手。但卞雨佳知道孟波暑假没回国,她掐指一算:“你也当了一年尼姑啦,比我过的还素呢,要买自/慰棒就一起买”。

电影散场后,两人沿着文慧园路向西走,卞雨佳记得来时沿路看到过情趣用品商店。

陈瑶不理解为什么要叫情趣用品商店,而不能像食品店那样表明用途直接称性用品商店。

“食色性也”。有时只是满足正常的基本需求,过程根本没有情趣可言。陈瑶想起自己讨厌吃大葱猪肉馅的饺子,有时候学校食堂只有这个,饿急了,不爱吃也得吃,填饱肚子而已,并不快乐。现下她俩来买这玩意儿,无非为了“填饱肚子”,跟情趣矣无关联。

卞雨佳记性很好,果然走不多远,就见到一扇玻璃门里透出暧昧的玫粉色灯光,隔着玻璃可以看到柜台后坐着个发胖的中年男人。

她俩互相壮胆走了进去。中年男人明显吃了一惊,随即故作镇定地问:“看点儿什么?”

这里除了进门那堵墙是玻璃的外,里面的所有橱窗柜子,包括中年男人坐在其后的柜台都是透明的玻璃制品,仿佛越是做隐秘之用的产品就越要让顾客一目了然,以免去张口询问的尴尬。

卞雨佳故作自然:“随便看看。”

店主也不再多话,两人便像进了稀奇事物博物馆一样,开始仔细研究起这些规规矩矩码放在橱柜里不规矩的玩意儿。

有些直接做成器官的样子,所以功能显而易见,男性的还顺眼些,只是质地看起来一眼假。陈瑶离近细看,居然还能看到由于倒膜制作而没有打磨平整的模具缝隙所至的突起和毛刺。女性的看起来则非常诡异,像变态杀人狂的手笔。另一些则根本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有些是一串彩色透明塑料质感的小珠子,活像是地摊儿上卖的廉价儿童玩具,有些是像九连环那种由钢丝和钢珠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益智玩具。

她俩早已忘了初心,竟抱着研究的态度品头论足起来。那个店主想是看出了她们并非诚心要买,显见的不快。

卞雨佳看到一个像两个假睫毛首尾相连粘成的圈,咋咋唬唬:“这个是羊眼圈吧,还真有这玩意儿啊!”。她在昏暗的灯光下费力地看着标签上的品名,果然被她猜中。陈瑶不知其中典故,卞雨佳说《金瓶梅》里就有这玩意儿了。

两人嘻嘻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