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颜之月

繁体版 简体版
无颜之月 > 钱儿响叮当 > 第19章 庭竹十七

第19章 庭竹十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日没有太阳,云彩并不雪白,有些灰扑扑的,厚厚地堆叠在一起并不清爽。

门甫一叩响便敞开了,来人是朱驰,还有他的女婿张寒松。

朱驰站在门口将纪见溪前后左右打量了遍,就差让人在他面前蹦跳翻滚两下了。

又在徐孟璋的双重保障之下确认纪见溪身子骨康健了,朱驰才放下心来。

柳云担心二人不好好吃饭,今早起来和朱思思赶着做了好些饼子小菜让朱驰一起带来了。

徐孟璋接过东西去庖厨放置,朱驰熟门熟路跟着去帮忙,纪见溪引着张寒松进去。

纪见溪问他与朱思思一路过来见闻,结果说到最后,张松寒又要请纪见溪吃饭,毕竟在他看来自己今日与朱思思有如此美满生活也要多亏了纪见溪和他的姐姐纪见音。

当初张寒松父亲因病不能来康京出席商会举办的交流会,这病来得如疾风一般让人措手不及,因此初涉商事的张寒松揣着父亲的亲笔信忐忑地来康京参加交流会。

这信就是写给同来参加交流会的纪见音,纪见音承过张父恩情,自然不会亏待了张寒松。

某晚,纪见音宴请纪见溪还有徐孟璋、朱驰,张寒松就是在这场晚宴上见到的朱思思。

张寒松对朱思思一见钟情,那时他不过是才放下书本的“奶娃”,笨拙地想要展示自己以此来赢得心上人的欢喜,结果也确实笨手笨脚引得人一笑。

纪见溪和姐姐通气后,又确认了朱驰一家态度,再看看朱思思对于这愣头青也不反感,好感还在萌芽中,这便自封狗头军师给他出主意。

每次取得细微进展,张寒松都有些不知所措地想要感谢纪见溪,为了不给他添加什么负担,纪见溪便提出有进展便请吃饭庆祝,后面变成事成吃饭庆祝,事情不顺利吃饭总结经验,好在这康京大小馆子合眼缘的都吃过了,朱思思也点头答应了。

唯一没想到的是,这事还给张寒松留下了见到纪见溪就想请他吃饭的“毛病”。

现在张寒松的幸福生活都是他和朱思思自己奋斗来的,和他有什么关系,无功不受禄,何况他也算半个东道主,自然不能让人破费。

等到朱驰和徐孟璋收拾完回来了,两人还在就谁请谁吃饭进行论证。

“你来康京这顿饭是我请定了,不如趁热打铁就今晚吧。更何况当时你俩事情能成,最主要是思思,跟我关系不大。”

张寒松不依,欲要继续争辩。

“这是真的,要是思思当时对你没有一丝好感,你身边就不会有我这个军师。你要感谢的应该是思思,我只是让有情人不分离而已。就这么说定了,就今晚,我还要见我可爱的小侄女呢!”

纪见溪一锤定音。

“此次你来康京又不急着走,以后有的是机会请见溪吃饭,不急于一时的。”朱驰安慰女婿。

张寒松觉得有理,“多谢岳父大人指点。”

“你们此次来康京待多久?”纪见溪来了兴趣。

“小住几月。”

“这么久?家中生意怎么办?”徐孟璋惊讶道。

“家中铺子有掌柜负责,家父近来身子舒泰来不少,他知道思思惦念岳父岳母,他接手生意好让我们在康京多留一会。再加上不久后,北燕要派使臣来此商讨两国通商一事,将又是商机一片,父亲特意写信让我莫要急着归家。”

北燕位于大周北部,土壤层薄,降水量少,加上冬季漫长,并不适于耕种,那里子民多以游牧为生。

在赵国尚存时,北燕是赵国附属国,长年通过进贡马匹、牛羊等来后去生活必用品。

后来赵国国君残暴,多地人民起兵,赵国自顾不暇,北燕趁乱宣布独立,这些年来的许多生活必用品,虽然也有通过以物易物获得,但更多的是通过抢掠得到。

此次北燕使臣前来康京,无论目的为何,大周商人都是高兴的,若是两国真的实现通商,商人们途经北燕不必再担惊受怕,若是没成也不要紧,这北燕之人好不容易来一次,无论如何也要满载而归吧,只要有大周这保护伞,商人无论如何都有赚头。

关于大周要与北燕通商一事,纪见溪因为受伤在家,只从徐孟璋那里知道了一些。

徐孟璋家中有间药房,父亲是药房坐堂大夫,从前他对草药一事痴迷,后来在父亲逼迫下才念书准备科考,因此他对于商事不感兴趣,知道的自然也不详细。

正好今日来了个懂行的,自然是多聊上几句。

徐孟璋昨日去桂和楼点了外会,正巧送到,他出去张罗,朱驰念了一辈子书,对于这些他插不上嘴,也跟着去帮忙张罗。

“说起这么好的事,见音姑姑是不是也来了,晚上一起吃饭呐。”

张父引纪见音为好友,朱驰与纪见溪兄弟相称,反倒是岁数和他们一般大的张寒松落了小辈,再加上他切切实实从这姐弟那里收到了不少益处,因此他并不在意,反倒还叫的诚心诚意。

“阿姊没来。不过此等商机她定然不会错过,可能知道这事之后正忙着赶来,连信都没工夫给我写。”

张寒松嘀咕,“我还以为姑姑已经来了,我出发前阿父特意写信给她,问她可有东西让我们来时一起捎上,等了几日也未见回信,实在来不及我们才出发的。”

纪家和张家并不在一处,是在邻省,不过也比来康京近,之前纪见音来康京时候也会帮忙捎着朱思思给朱驰夫妇的信和物。

“还有,商会这几日在商量着要给秦王献百家被,等姑姑来的时候你记得告诉她一声。”

“百家被?”纪见溪丈二摸不着头脑。

“这秦王妃有孕一事四处都传开了,布行商会商议着要评选料子做百家被献给秦王。”

这倒不难理解,大周不似前朝那般重农抑商,商家子弟也可以参加科举,商人地位得到提高。

一切原因可追溯到大周尚未立国时期,当时太上皇举起反赵旗帜征讨赵国已有五年之久,一路征战,吸纳降兵,募集了好些人手,遇上一城池难啃。

那时钱粮紧缺,有个商户变卖家产,购置粮食,不远千里为其送粮送钱财,他甚至召集了不少商户也一同前来帮忙。

待到大周立国,论功行赏之时,那商户却拒绝了封赏,沉寂于江湖,就连其名字也未能为人知晓。

虽然有不少人说这个商户傻,但更多人也确确实实因为商户的“傻劲”而得到了好处。

纪见溪又问了些细节,问完突然想到什么,又问:“你上次见我阿姊是什么时候?”

张寒松回想着,手不自觉地摩挲着下巴。

“是大夫诊出思思怀孕前不久,那时候姑姑是和一个仪表堂堂地男子同来的,之后我还见过那男子几次,我那时还以为我要有一个新姑父呢。”

“是嘛。”纪见溪呷茶,心中思忖。

“什么姑父?”徐孟璋从外面回来就听到这么一句,不由提声一问。

“我们说到上次我见到姑姑时候她身边有一个仪表堂堂的男子,我还以为他将会是新姑父。”

徐孟璋悄悄觑了一眼纪见溪,却见那人呷茶,思索着什么,无暇顾及这边。

张父对于纪家姊弟有雪中送炭救济之恩,当年父母意外身亡,张父就是为数不多没有落井下石,去分得一杯羹的人,反倒在各方面帮衬他们许多。

后来生意步上正轨,对于张父当年之恩,纪家姊弟记在心上。

旁人不知道,纪见溪还能不知道吗,关于和张家的生意纪见音绝不会假手于人,就算此人  将会是纪见溪未来的姐夫,她最多是在确定前带去给张父见见。

两人尚未成婚,见过后按理来说,应当依旧是由纪见音去和张家交流,又怎会是让他这个素未谋面的“姐夫”呢?

最最重要的一点,纪见音她结婚为什么不通知自己,他纪见溪就这么拿不出手吗?

待纪见溪想好事情回神,就见徐孟璋在追问张寒松那人,乜徐孟璋一眼笑问:“我亲弟弟还没急,你急什么?”

“那你同意?”徐孟璋震惊。

“不同意,这男人我见都没见过,谁知道是个什么东西”,纪见溪捋了捋不存在的长髯,“若是阿姊实在欢喜,那就由为弟我去试他一试,要是勉强和我阿姊相配,招他入赘也不是不行。”

“你姐夫只能是入赘?”徐孟璋抓住重点。

纪见溪觑他一眼,“想啥呢,我就是说说,最终还不是我阿姊自己决定,但是那个人要是人品不行,我就是豁出老命也不可能让他俩在一起。”

徐孟璋才点头,就听到纪见溪一声叹息。

“我可不许纪见音再因为男人受伤了,有那么一个已经足够了。”

四人食过午饭,聊了会儿天,看时候差不多了便去朱驰家接人。

小姑娘才见纪见溪没多久,就已经被人哄着抱在怀里不找其他人了。

其他人去订好的酒楼,纪见溪抱着人在铺子里转悠,买了好些东西,有些给纪见音的,还有自己需要的,付过钱直接让人送到家中了。

等开饭了,纪见溪将孩子还给朱思思,哪承想这小姑娘并不撒手,千哄万哄才愿意回去,松手前还不忘抱着纪见溪的脸吧唧一口,引得哄堂大笑。

只留纪见溪一人红着脸愣怔在原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