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兰回国后的日子里,路菲孤独也不孤独。身边没有说话的人,邮件成了唯一树洞。
最近收到邮件频率比较高,比高兰在的时候高很多。除了一封是具名的,另外几封仍旧匿名。具名这封,死都想不到是白换礼。
专访夏小叶的视频网上火了,火到路菲在美国都闻到浓烈气味。火爆原因竟然是无剪辑,原汁原味地呈现,效果类似直播。
实际情况更富戏剧性。按照节目流程和职业习惯,剪辑师后期确实动过手脚,但是那天灵犀温泉设备科忘记关闭的摄像头,助了一臂之力。
就在大师兄遗憾那么多珍贵素材不见的时候,小助理杜若兰提供了绝妙的思路,结果到设备科一问,还真就天遂人愿,大概缘分使然吧。
大师兄没想到,自己用来维护正义的平台,居然成了错伤他人的工具。更加不愿回忆的是,电视台这个地方,他曾经和辛迪有过太多暗度陈仓。于是,一封辞职信结束了孽缘。
陪夏小叶料理完母亲的后事,他陪着她回英国一起念书了。发来的邮件正是一张照片,那是他和夏小叶当年在伦敦偶遇的广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握着夏小叶几乎全部生活费学费,事无巨细地向“出资人”汇报行踪。
广场四周全是酒吧,有一张照片的近景很凑巧,路菲看到了之前匿名邮件中曾经出现过的一间酒吧。因为它的名字格外奇特,叫作“deerfly”。
奇就奇在,鹿是不会飞的,而且直译过来又是她的名字。字母当中的两个e,其中一个艺术处理,龙飞凤舞的很像是a,不仔细看以为Dear。
没想到自己的名字,在英文里居然可以这样轻松表达爱意,该不会是想多了吧?但是,第二次出现在视野里,就没办法再忽视了。
与最初收到匿名邮件时,怀疑且防备的心态不同,现在的她好像可以打开心锁与之对话了。
元旦前后,听着人们欢度新年的声音,她一个人在小早睡着后,孤独地饮着一杯红酒。自从在酒会上开戒,这个放弃很久的习惯捡起就停不下来。
一个人在美国好孤独,忽然很想要去英国,这个想法谁也拦不住。高兰在国内忙她的事业,时差的存在让她们没办法随时对话。
鬼使神差地写了一行字,算是给匿名邮件回了第一封信。不确定有没有人接收,写得十分简短。十分钟之后,就收到了回复,速度之快是路菲完全没有想到的。
如果邮件从国内发来,此时当地应该凌晨五六点钟。如果是从英国发来的,那里根本就还是半夜。谁能这么没早没晚地守在电脑旁边?难不成这个树洞真的有人随时在倾听?
路菲只写了“我想去英国”几个字,对方却回了一封很长的信。理论上讲,那封信的字数,十分钟内是不可能写完的,显然早早就已经存放在草稿箱里了,只待有朝一日,她有这样的信息过来,马上用以回复。
刨掉抬头的问候、结尾的道别,中间有一大段阐述了希望路菲继续留在美国的原因。这一段才是这封邮件的灵魂所在。说了那么多,让路菲暂时放弃离开的是一份附件形式发来的offer,入职时间一栏填写着“无限期”。
北卡罗莱纳的夜晚,漫长而寂寥。这个夜晚的内涵,终于有了一点不同。新年钟声已经敲响,欢乐和幸福是属于别人的。对路菲而言,邮件是意外的惊喜,Offer是未知的未来……
别的不清楚。她只知道,两年后一定要回国。现在这个想法更加坚定了。她不希望小早和她一样,像无根的浮萍漂在异国他乡。
无论是她,还是女儿,都要在血脉亲情的土壤里扎下坚实的根基,日后无论想要飞到哪里都有返程的方向。
整夜须臾而过,竟然不知不觉。这一宿几乎都没睡,路菲却精神得不得了,小早半夜醒来一次,也是她回应得最快的一次。冲了奶粉,哄她喝下,轻轻拍了拍又安然地睡了。
索性冲了杯咖啡坐回电脑边,稍微措辞给白换礼也回了一封邮件,委托他拍一张“DeerFly”的室内照片。
圣诞节放假前,学校布置作业,新年回来后要做情景采访实战演练。路菲抽到的采访对象是设计师。不巧,那段时间一直心神不宁,导师要求同学之间自愿组队,她拒绝了好几位男生的邀请,一心想着最后剩下谁就跟谁搞一组,别因为自己的状态耽误了其他人的好心情。
这晚她一直盯着电脑,都没顾上看一眼手机,新年祝福密集得快要爆掉了,其中一位正是之前要求与她组队的男生。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路菲刚好心情不错,同样回复一句客套话。想了想,紧接着又补了一句:“开学后我们合作吧!”
作为对合作伙伴的诚意,也作为对自己完成作业的动力,路菲很想和“DeerFly”这间酒吧发生关系。采访设计师的地点理所应当选择在酒吧。
她为自己的想法激动不已。不能马上去到想去的地方,通过照片想象那里的氛围总可以吧。甚至想到了,要把服装设计、流行音乐、酒吧文化,三种东西奇妙地组合做点不一样的。
择日不如撞日。于是她连夜赶出来一个简单的提纲。所有这些都完成,天色已经擦擦亮。她从电脑边辗转到沙发上,半躺半倚希望能眯一会儿。
睡不着的功夫,拿手机来回刷。有些不得不回的新年祝福,得赶在小早睡醒之前都处理掉。当了妈妈的人,果然最会利用碎片时间。
手机短信才往下拉了不一会儿,来凯凌晨时分发来的一条彩信,彻底让路菲目光转不动了。
那是由两张照片组成的一份报告。“亲子鉴定”四个字,滚烫得灼人眼球。路菲蹭地坐直了身子,立刻点开并放大,一目十行挑着关键信息。
委托鉴定人:来凯
用于鉴定的素材:毛发
报告结论:相似值99.97%
通篇找不到另一位鉴定对象的名字,想必来凯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吧。但是一切再清楚不过。
她咬着手背犹豫了一会儿,拿手机的手越来越抖。之后一键拨通国际长途。才响一声对方就接了起来。
“看过了?”没等路菲说话,来凯直接发问。
“到底什么意思?”
“报告上写得很清楚,白纸黑字你都看见了。身高体重出生日期,这些虚头巴脑的信息也不用瞎分析了。没有什么比基因序列更能说明问题。”
“毛发?你从哪里拿到毛发?”
“那得好好问问你的室友了。你一向交友不慎,这个谁都知道,辛迪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又蹦出一个秦丽丽。路菲啊,我想说,你也不是小孩子了,能不能动动脑子?”
“谁知道你是不是花钱找了熟人随便弄个假报告过来颠倒黑白。”
“说你糊涂吧,还真是一再犯傻。我会冤大头弄个假报告过来,认不是亲骨肉的女儿吗?”
路菲不出声了。好半天不出声。对方也举着电话陪她一起静默。谁先说话谁先输似的。
到底来凯没绷住语气先软下来:“老路,不能不信命啊……这些年,我们有几天能在一起?屈指可数!一年一次,也能中标,这是命啊……”
这句话,让路菲思绪发飘,忽然想起来凯回国前那个晚上,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无论虚情还是假意,她已经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需要时间重新整理思路,更迫切需要的是排除有可能再次发生的危险。于是挂掉电话径直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