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颜之月

繁体版 简体版
无颜之月 > 在大秦觉醒神农系统 > 第12章 12堆肥

第12章 12堆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水碓加上筒车,一举解决了脱皮粉碎和灌溉的问题。

与此同时,院中的红薯藤蔓也蔓延不少了,小满开始让护卫再次翻地,这次的工程比较浩大,费了几天的时间。

小满在地垄旁看着,觉得铁犁形状不如后世流畅自然,秦国农具还缺了铁耙,一趟过去直接耙松一陇的那种。

只是现在工匠不在,铁器也没那么好打造,只好待来年。

在小满守在地边,一边记下铁农具改进点,一边查看堆肥情况的时候,本地田典走了过来。

“我说你们,往年都是仗着相邦家臣身份,能借到最好的耕牛和农具,最先完成农事的,今年如何拖到快七月,若是误了时令,交不上租税,官府难道不罚你们吗?”

赶着牛的年轻侍卫亥,笑着回答:“不劳田典忧虑,我们的租税是够的。”

他们耕种的大片土地早已经种好,之前小主君种下的土豆枝蔓也长出来不少了,只是为了解决翻地水源等问题,这几十亩地晚了点。

但是上了年纪种田经验丰富的田典看起来并不信他的话。

看了一会儿,拿着手中木条试了试翻耕的深度,已经耕好的足有十二寸。

忍不住又道:“虽说要深耕才能丰产,可有句话叫过犹不及,你们翻这么深的土不是浪费时间吗?”

一旁闲着的小满主动答话,将人注意力拉过来,“大伯,那是为了种其他的东西,一定要这么深的。”

关心那个还不如关心一下其他的东西。

然后指着盖着稻草树叶牛粪堆肥的一堆,问道:“大伯,你知道堆肥吗?”

夏季温度较高,经过一个多月的晾晒翻动发酵,已经看不出来本来的样子了。

里典看起来也认识小满,“不敢当贵人一声伯,”

然后看着小满指的方向,确定了一下鼻子里闻到的味道,其实已经闻不到什么气味了,但是东西刚拉回来不久时,他是见过的,于是道:“这不是厩苑的粪土吗?”

“你们早早就弄回来了?”

额,她为什么觉得老丈在嫌弃她?好像在说她贪心不足,什么脏的臭的都迫不及待拉回来,然后还误了种田的正事一样。

“田典,我之前在书上看到说,野草树叶焚烧为灰或用水腐之,可以肥田地,”

什么书你别管,就算现在没有,以后也会亲自给它写出来。

“厩苑的粪官也说,堆在底下发酵后的粪土更能滋养田地。所以才把新鲜的牛粪弄回来堆放在这里,沤成腐土。准备施到地里面。”

田典边听边点头,好像说的有道理。“真的可以?”

“当然。”

里典看着远处山林,“连月无雨,近日已经有人开始上山,砍草木烧灰了,”

“明日我召集乡邻,听你叙说一下,若有愿意跟你学堆肥之法的,便让他们学一学可好?”

“好。”

第二日,小满跟过来的人简单讲了一下堆肥原料和过程,然后强调堆肥至少二到三个月,冬天要更久一些,肥料才会完全腐熟。

小满说完之后就有人反驳,“禾苗正是要施肥的时候,哪里等的了这么久的时间,一个月能不能行?”

小满摇头,“一个月堆肥还未发酵完全。”

其实她堆积的肥料都还没完全腐熟,翻地之前,底肥都没加。

“谁等得了这么久?”

“守着一堆粪肥却不去用,等着劳什子发酵,贵人不是在开玩笑吗?”

当即有人摇头走开。

“那你们一般怎么施肥?”小满询问之后发现。

其实这个时代种植还是比较粗糙,遵循着一点简单的方法,比如收获作物留下完整饱满的来年做种子。

有耕牛农具就耕深些,肥沃的土地种的多些,贫瘠的土地种的间隔大些。

家里存有粪便的就施用到地里,新鲜的也不怕。

因为大多人家是地多肥少,施的比较稀疏,聚集不到一起,温度达不到就不会升温发酵烧苗。

而且肥料堆积在一块会形成烧苗,也是有点经验的老农都会尽力避免的。

不够的便烧些草木灰施下去。

小满最后只能无奈点头。

按着数尺撒一把的施肥方法,再加上这稀疏颓废,歪歪扭扭的植株,就算没有发酵完全大概率没有烧苗的担忧。

只是未完全腐化的粪土,吸收效率可能没那么好。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学会这些,能先完成今年的施肥,又有余力存下余肥,还有耐心和技术判断腐熟。

然而只要办法切实可行,展现出成效,慢慢的学会的人会越来越多。

掌握的人经验越多,这些方法就会在民间形成一套理论,自己流传下来。

因为这是坚韧而善于学习的民族,为了看得见的希望可以忍耐一时,等待时机成熟。

广阔的土地和繁盛的人口,也更好的支持这一品德流传下去。

接下来几天,小满准备好剪刀,将红薯藤蔓,剪出适当大小的长条,一筐一筐的运出去,在堆好的一陇陇土上挖坑,将之横埋在土里。

因为耽误的比较晚,红薯枝条长的比系统估计的要多不少,多出来的一些藤蔓,便在田头路边院前屋后栽种下来。

然后装上竹筒的水碓,一刻不休的运转着,将奔流的河水提上堤岸,通过接上的竹杆瓦管运送到田里。

为新种下亟待生根的藤蔓浇上足够的水。

忙完种植土豆红薯,时间暂时空闲下来,被召去咸阳的工匠还没回来,想要的石磨铁器一时都无从下手。

木制的龙骨车倒是打好了,放在河堤岸边,需要人手摇着汲水灌溉。

七月中旬时,护卫们忙碌着把扬他们一起种的地浇灌了一遍。而后龙骨车便被人借去,流转在各家田地之间。

趁着时间,小满还让工匠学徒打造了一套高桌子高板凳。

不追求精致好看的木桌木椅并没什么难度。

虽然她自己剪裁制作了裤子,在室内时常盘膝而坐,只是对她来说盘膝和跪坐一样都是十分难受的姿势,不到半个时辰就得缓一下,因此这一套桌椅是必须滴。

做好伏案的书案准备,小满用积分从系统兑换出油墨笔芯,开始趁闲抄画之前系统给的基础农具,犁耧耙锄,风车水碓,石碾石磙,砻臼筛簸箕枷,翻土除草,耕种水利,打谷去壳,各种功用。

然后从天工开物抄录下舟车锤锻,采矿煅石……等内容。

横着写,简体字,一起装订成册。

想看的就请各位来翻译好了。

刚开始抄录时,扬看见了好欣慰小主人开始学字了。

后来发现那字她都不认识,也不是她所知的六国文字,便沉默了。

小主人学偏了啊。

只是如今六国文字各自为政,她们虽在秦国治下,扬却是跟姬夫人学的一点与六国文字更近的周室文字。

此时虽然觉得不对,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当小主人在一时兴起,自娱自乐。

时间逐渐来到八月,旁院的护卫们都活跃起来。

小满才知道,原来护卫们组织有秋猎活动。

“骑马吗?”

后院饲养有马匹,虽然不多。

“坐车。”

坐车打猎吗?战国时代好像战车确实是一种战斗方式,只是赵国胡服骑射之后应该已经淘汰了。

虽然没有马鞍马镫,骑兵的机动性是战车不能比的,这一弱点被压制,冲击力优势也没了。

小满提出要求,“带上肉。”

她要吃烤肉。

之前想过烧炭,可惜忙其他的给忘了,还好木柴也可以。

想要的豆腐没有石磨,做不出来,肉太腥臊,没有铁锅,不能煎炒烹炸不想吃。

只能烤肉解解馋了。

辣椒种子早就有了,洒在院前除了偶尔浇水基本不用管,一颗植株就能结出一大堆,结出的辣椒一串串的红彤彤的十分喜人,可惜其他人不懂欣赏。

可能吃辣的喜好还没刻进DNA,等到冬天她们就会喜欢了。

然后小满拿辣椒自制了辣酱,豆酱,平日可以用来配米饭,豆饭,这个扬倒是能吃点。

可惜没有酱油,那个工艺繁琐,她又没抽到方子,查了一下资料,又发现周期太长,没时间制作。

调味的话,盐糖辣椒豆酱加上这个时代本有的椒,姜,也足够了。

虽然这些本土调料不算便宜,她平日分的肉,用这些处理了也算可以吃得下了。

当然扬她们还是觉得口味太重,少量一点倒是觉得鲜美异常,赞不绝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