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之后,顾千帆对萧谓的态度变成真正的亲兄弟。
萧谓在顾千帆出差时发现有皇城司给装备的纸被,这是由纸经过油处理的一种防寒被子,在当时也算先进。可萧谓那里看得上,关键为了携带方便还不敢做得太厚,保暖性就相对较差。
萧谓去酒楼食肆收集了鸭绒鹅绒,经过脱酸和蒸煮之后做成了鸭绒鹅绒睡袋,里面衬上薄毡或薄皮子,用来隔绝寒气潮气,一共十套,谁和便宜大哥一起出差就给谁。
拿到轻薄保暖的睡袋后,顾千帆在地下试了一晚,效果让他很开心,表达开心的方式就是在萧谓的头上揉了又揉,玩笑的说道:“小弟的心思真是太巧了,要不我就把你娶了如何?”萧谓又羞又恼的挣开钳制,一边找盼儿梳头,一边说:“哥哥休要胡言,你……你一定去过小倌馆!”顾千帆想到曾经去过小倌馆查案,不由摸摸鼻子,想要否认却错过时机。
萧谓马上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对顾千帆进行秋风扫落叶的批判,最后阐明自己是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好意,希望大哥能够悬崖勒马。顾千帆在欣赏完萧谓的另类演讲之后,给他的回答是一顿爆栗,然后潇洒离去。
萧谓在满头包好了之后又研究了一下纸被,他对这个东西很感兴趣,之后让盼儿二人做了一件棉褙子,棉花又宣又软,重要的是里面贴身衬上纸被里面用的油纸。
这棉褙子在外面浇上水后,棉花浸水板结可以防刀箭,而里面隔着油布不会让寒气进到身体里边感染上风寒。当然也有缺点,就是一动就有响声,但和保命比起来,这缺点可以忽略不计了。没办法,谁让顾千帆总是遇到危险呢,顾千帆的回报就是每天早上拉萧谓起来练功,并把家传的剑法传给萧谓。可惜萧谓已经成年,筋骨已成,练成武林高手很难,短时期也就是自保。萧谓倒是不介意,他发现练武之后身体灵活了许多,练剑的时候只要他想,就可以调动身上每一块肌肉,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让他感到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体细微之处的奇妙体验。
几天后突然雷敬找到顾千帆,原来高度白酒的事被人发现了,原本这酒并没有引起皇城司的人重视,开始只是觉得很稀奇,后来被一名曾经在边军当过军医的人发现了,此人试过后发现对促进伤口愈合有奇效,大大减少了化脓感染的现象,于是如获至宝,当即给兵部故交写信,详细说明了此物在部队特别是行军打仗中对伤员避免感染、恢复战斗力有重要作用。昨日兵部正式上奏折,要求装备同皇城司一样的药酒。
雷敬把这件事直接推给顾千帆,要他直接负责。
顾千帆才不接这茬,摆了挺多困难,归根结底一句话,没人没钱干不了。这人是专门手艺的匠人,用来做蒸馏设备;钱是制作高度酒的经费,又不是一锤子买卖,必然要在户部专门立项。
雷敬不是不知道这些,只不过没好处的事让他和户部交涉他才不干,而事情办好好处总少不了他的一份,结果顾千帆没上当。
没法子他自己联合兵部和户部一阵扯皮,据说回来的时候灰头土脸,想撂下拖着,兵部每次都来生拉硬拽,直说没有什么公务大过前线儿郎们的性命。
几次三番的软磨硬泡,才批下来每月三千贯的经费,这钱要想批量生产大规模的高度白酒是不可能的,不说别的,在北宋酒水属于奢饰品,三千贯买散酒只能买300坛,这三百坛也只能出15坛高度酒,可第一月还要添置装备和容器,结果就是第二月才开始生产出来5坛,第三月才正常出13坛,看来中间还有两坛左右的损耗。
萧谓完成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匠人精心制作的蒸馏设备后,又偷偷弄了两套,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匠人再做时间快了很多,容器大了两号,接口密封更加合理,然后以瑕疵试验品(处理)卖给了萧谓,至于酒水……萧谓又不缺钱!
看来得加快成立商队了,辽国贵族是高度酒的主要销售对象,有呼延家给商队保驾护航,真是不挣钱都难。
人手的问题萧谓没什么概念,请教顾千帆这个地头蛇,顾千帆给他两个选择,老兵和受刑罚的武将。老兵一般不会退役,北宋的军队是养老的,可武官的亲卫不同,会和主官同进退,比如呼延家的家将。现如今宋辽休战已久,武将受到打压,好多获罪,这些亲兵就成了无根的浮萍,因此可以收为己用;还有就是获罪的武将,好在这时刺配之后可以钱赎,像狄青就被人叫过贼配军。没钱的就会接受劳役,那萧谓替他们交上赎金,应该可以作为心腹。至于名单当然由顾千帆提供,经过皇城司办案后受到办案人的肯定,人品本事当然得信赖,这个大哥真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