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谓这里紧锣密鼓的打造他的商队雏形,那边科考的最后环节已经到来,据放榜之一个月之后,圣旨下,金科进士于三日后殿试。
三日后,二百多名新科进士由东华门唱名而入,殿试题目是以家国天下为题,两首诗或词均可。
这百名进士冥思苦想,都想一鸣惊人,可偏偏交卷最早的是二甲最后一名的萧谓。
官家赵恒饶有兴致的问萧谓:“萧小卿家一蹴而就,怕是萧付相没少点拨啊!”这是暗示我作弊了?题不是你出的吗?就不能自己偷偷出题,谁都不告诉吗?萧谓作出万分委屈表情:“官家容禀,臣父于诗词一道并不擅长,臣的诗词都是夫子所教。如果官家不信可当场出题。”
赵恒颇为诧异,此子口气颇大,不由低头看萧谓交上的卷子:
之一绝句:秦时明月汉时关,鹰击长空宋衣冠。旌旗凛凛将军剑,铠甲森森出阳关。无垠广漠家乡远,天下大任一肩担。万里边关血泪染,守业更比创业难。
之二:边军
月光照万家灯火,号角起泪水滑落。
同袍尸骨马革裹,甲胄刀痕斑斑落。
曾记把酒刀枪寒,生死一事作笑谈。
将士经年犹未还,叹家书几番辗转。
万里外捷报频传,徒留寂寞空闺怨。
一朝卸甲田园隐,此心唯愿天下安。
这两首诗不能说绝艳,也算高水平之作,可是既然萧谓既然大放厥词,那就杀杀他的锐气,让他知道出入仕途应该有所忌惮。
沉吟一下,赵恒看着萧谓说道:“既然你成竹在胸,那朕再出一题,我看你诗中隐隐杀伐之意,那你就以英雄末路为题,作诗一首。”
殿上众人脸色一变,英雄末路,首先必须是英雄,一般的人和事不行;而英雄又临末路,如何笑对生死,传颂百年又是一难,如此短暂时间是难上加难。
萧谓深知此时必须拼尽全力,要不平白让父亲打上徇私透题的烙印,自己更可能因此仕途尽毁。
整理了一下直缀,缓缓上前两步,再他人看来正在构思,萧谓脑袋转得很快,他在想抄哪首合适。
只半盏茶功夫,萧谓轻抬的手突然扬起,一首七言干净利落的从口中弹出:断头今日意如何?守城将士百战多。此去泉台收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大殿一时寂静无声,片刻,赵恒一声“好”字像打开了阀门,群臣纷纷附和,各种赞美之词不要钱似的夸赞萧谓,什么少年诗人啦,才貌双全啊。
萧谓谦逊的九十度又鞠躬又作揖的感谢,连说不敢当,众位大人抬爱了云云,心理却擦了一把冷汗,暗道侥幸:亏了有陈老总这首梅岭三章,要不然此关难过啊!不知道这首诗现代的课本还有没有,不要删掉才好,这首诗的分量经过北宋文人的验证啊!
最后官家在殿上破格钦点了萧谓探花郎,别惊讶,殿试上学问是其次的,主要还是看眼缘,曾经有好多才学出众的进士因为不合上位者的眼缘,别说状元了,永不录用都正常。萧谓生得好看,又表现出色,皇上就要点他为探花,别人也没办法,当然不想平白得罪付相也是主要原因。至于状元文章肯定要惊艳,榜眼虽是第二,和其他一甲的两人相比却被秒杀,落为陪衬,不免有些郁郁。
跨马游街,琼林宴萧谓真的没想过,作为孙山第二从来没想过能进三甲,一天下来都是晕乎乎的,回萧府被老爹数落半天,直到躺在床上想要重新捋一捋,却不敌周公召唤,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