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毅请陈瑶当伴娘。像所有女人一样,陈瑶第一反应就是发愁该穿什么。还好袁毅这样的新娘万事不操心,连带她的伴娘亦是如此,伴娘礼服和婚纱一并得以解决,陈瑶只需要到场试衣即可。
在嘉里中心一家以贵而著称的高订婚纱礼服店,陈瑶发现伴娘不只她一个,还有袁毅的堂姐袁婷和彭溪。
彭溪正如陈瑶当年所料,又长高了些,也胖了些,圆润可爱像颗饱满粉嫩的桃子。不知为何,陈瑶能感觉到她对自己显而易见冷淡起来。虽然二人确实有些日子没见面,但这种略带敌意的疏远绝不能简单用时间来解释。陈瑶不免有些纳闷。后来俩人单独在更衣间换衣,陈瑶才约莫有些眉目。
彭溪状作不经意问:“你跟袁毅关系不错啊?”
“是啊,袁毅人很热心。”
“也难为你,拿什么人都能当朋友。”
陈瑶听她话中有话,有些不快,想到她那个屡次三番利用自己的哥哥,反驳到:“我对朋友还是有要求的,但不会自带偏见、预设门槛。交往中自然能看出什么人适合,什么人不适合。”
彭溪嗤笑:“也是,交往交往,才能知道什么人有用、什么人没用。”
这句显见夹枪带棒的话让陈瑶愈加烦闷,彭溪这是明指自己趋炎附势。但转念一想,也难怪,她俩初识是在肖建国家,而后来不跟肖建国联系的个中原因却不足为外人道,再后来自己又和她讨厌的袁毅成了朋友,单从表面看倒真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典范。
她不想辩解,只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你嫂子属于缺点都在面上,但优点要过了事才能看出来的,多打打交道,你会明白的。”
彭溪没回话,穿好衣服出去了。
袁婷是P大研究生,堪称袁家基因突变出的智商担当。个头高,略有些驼背,由于太瘦,很多礼服都撑不起来。许是希望减轻眼镜给脸造成的压迫感,她带着副无框眼镜,怎奈度数太深、镜片太厚,还是让眼睛看起来缩小成豆,对袁毅来说略显宽圆的脸型倒是恰好中和了她略生硬的气质,她给陈瑶的整体印象很像大力水手的女朋友奥利佛。除了爱挑剔外,她的性格和袁毅基本没什么共同点。
彭溪想选黄色礼服,她最喜黄色,可袁婷肤色偏黄,更喜欢趁自己肤色的紫色,陈瑶则没有意见,穿什么都好。袁毅本想让大家统一,怎奈彭溪和袁婷都各持己见到针锋相对,最后陈瑶只好建议大家都选粉色系,粉黄、粉紫,她自己穿粉香槟色中和一下,即合了各人心意、看起来也不致杂乱,姑娘们终于达成了一致。
三位伴娘中除了陈瑶算是新娘朋友,其他两人虽是货真价实的亲眷,但和袁毅关系却算不得亲厚,但袁毅即邀她们当伴娘,又能做出妥协、考虑他人需求,说明袁毅到底是官家出身的孩子,关键时刻还是会顾全大局。从这个角度看,陈瑶对她和彭涛的婚姻又多看好了几分。
这是陈瑶有生以来第一次当伴娘,婚礼在东方君悦酒店宴会厅举行。头天晚上陈瑶陪袁毅住在她父母位于西边世纪城的房子里,俩人敷着面膜叽叽咕咕聊到很晚。
袁毅冷不丁问陈瑶有没有跟男友睡过,陈瑶没想到袁毅会突然将二人的友情推进到这样的地步,稍一愣神,还是坦诚相待,说了实话。袁毅立时兴奋如第一次吃到糖果的孩童般让陈瑶多跟她讲些细节,陈瑶这才知道袁毅还是处女。
每次经历理应会带来些经验,但陈瑶这次当伴娘可说是没能积累下半点。她本以为一个伴娘的工作会很多:帮助列邀请人名单、来宾座位、婚礼现场布置、流程、收礼金等等,没想到所有工作都由两家父母和彭涛全权负责,袁毅全程做了甩手掌柜,连带她这个伴娘也只用扮靓陪笑即可。
整个婚礼都被彭涛外包给了为彭家做上市的公关公司,看来包装的工作大同小异,无论包装企业还是包装婚礼。
陈瑶本来听袁毅说他们国庆在成都会大办一场,在北京这场不会请太多宾客,但到了现场依然发现竟有三十多桌。
袁毅不满意宴会厅门口巨幅婚纱照上的自己修图后依然显胖,让陈瑶跟公关公司联系,看能否迅速再制作一个赶在客人没到之前换掉。本来所有事都有彭家员工和公关公司的人承揽,但陈瑶乐的手上有活儿干,可以不用跟那些不认识的人寒喧,或者陪其他两个伴娘大眼瞪小眼地枯坐。
十点左右,客人们陆陆续续到场了,修改后的大照片也及时送到换上。只是照片里的人虽然更瘦更美,可看起来也更不像袁毅了。袁毅却宁愿要不像自己的那张美照摆在门口迎人。
彭涛忙里忙外如公事公办。三位伴郎是他不同时段的同学。一个从成都赶过来,也是袁毅的中学同学,叫万志勇,逢人便说彭涛袁毅是青梅竹马,当年肯定早已背着同学们偷偷发展地下情。另两个,一个是他在美国上大学时的同窗,名叫埃德温的德裔美国人,另一个是现在读MBA的同学,典型锦衣纨绔,富二代三个字明晃晃贴在脑门儿上的梅冠霖。
伴郎们跟着彭涛满场忙碌。即便是埃德温这样一句汉语不会的,也努力想做些什么,只是他又高又大又语言不通,挡在路当间,让他借过都很麻烦。最后彭涛只能请袁婷陪他在一旁坐坐,别再帮倒忙就好。
袁婷英文虽好,却没什么沟通意愿。她既不会体恤一个对方身处异国陌生环境的不知所措,也不会因为对方是外国人就额外照顾,毕竟P大留学生并不鲜见,所以没聊几句就冷场了。
陈瑶无事可做,见埃德温像件被人遗弃的大家具一样杵在那里一脸尴尬无措,又忍不住要救场。
“你以前来过中国吗?”很老套,但很有效。
“没有,这是我第一次。”又想努力继续这段意料之外的对话,急切补充:“但是我非常喜欢这里,东西很好吃,建筑很特别,女孩都很漂亮。”
陈瑶想到彭涛有可能带他去的地方:“那是因为彭涛带你去的都是能体现中国美的地方。”
埃德温一板一眼解释:“也不是啊,这个婚礼都是他们的亲朋好友,我想应该是随机来的普通人,女孩们仍然都很漂亮,不是吗?”
陈瑶笑了:“要么是你看东方人都加了异国情调的滤镜,要么就是你特别会奉承人。”
陈瑶英语不是那么地道,埃德温初听之下有些迷惑,但是很快他就通过关键词明白了陈瑶的意思,他腼腆又坚持地:“不管是因为什么,我都要再加上一点,中国女孩还很聪明犀利。”
陈瑶说:“我把这个理解为夸奖了,你好,我叫陈瑶。”
一旁的袁婷一声不吭听着俩人你来我往聊得好不热闹,脸上的清高逐渐变成了鄙夷。
客人越来越多,陈瑶突然远远瞧见了肖建国。她脸倏忽变红,只恨粉底涂得不够厚。好在他正跟一群人彼此寒喧的不亦乐乎,并没有看到她。这时她才注意到肖建国身边打扮精致、衣着入时的女伴十分眼熟,听到背后服务员小声议论,才想起那是电视上经常看到的某栏目主持人。
生活总要继续,别人既已前行,自己又何必庸人自扰。陈瑶定了定神,觉得脸上红热渐消,抖擞精神陪袁毅一起迎接宾客。
现场来宾多是两位新人父母的朋友、同事、生意伙伴,各界精英聚集一堂,在其中,陈瑶看到很多熟面孔:中艺招生处的余主任、招自己进京信的冯总、宋晓辉、龙潭会所的林哥、她的两位客户:资金部负责人和外贸公司总经理大姐。最神奇的是,她还看到了董萍。只是这些人都不在主座,位居主座自己又认识的,只有一对儿新人的父母和肖建国。
经过肖建国时,俩人均礼节性地跟对方打了招呼,肖建国甚至神态自若地介绍了那个著名主持人。对方只当她是晚辈,客套地笑笑。
陈瑶不确定董萍是否还能认出她,毕竟过了那么久,她俩又没见过两次,谁知董萍竟特意跑过来跟她打招呼。
“是陈瑶吧?我都不敢认了,真是出落的越来越漂亮啦,到底是工作的人,气质都不一样了。我听孟波爸爸说你特别棒,自己又考上了研又找到了好工作,真好!”
陈瑶看着她那张浮粉遮不住的丑脸在眼前故作亲昵,反感至极,却只是冷淡但不失礼貌地应道:“谢谢您!”
她想迅速结束对话,转身欲走。董萍却拉住她,假装亲近道:“你知道吗,孟波可能会去香港找工作,夏天他就跟他女朋友去香港实习了一个月。你看吧,我当时怎么说来着?这大学里谈恋爱一般都靠不住,他一个毛头小子,进了花花世界肯定会挑花眼的,女孩儿找对象还是要找个年纪大、稳重点儿的……”
陈瑶再不想听她啰嗦,推说有事慌忙逃开。
由董萍来告诉自己孟波近况对陈瑶而言是巨大的讽刺,她一瞬间跌入低谷,久久无法平复。好在婚礼仪式开始,所有注意力和灯光都集中在新郎新娘身上,陈瑶这才有机会躲在暗处慢慢舔舐伤口。
婚礼司仪是央视某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他一开口就把大家拉入《艺术人生》那种温暖人心、探讨人性、感悟人生的氛围里,陈瑶顿时起了一臂鸡皮疙瘩。主婚人是彭家企业所在行业协会的会长,现场气氛又瞬间变换作企业家高峰会议的基调,他也确实在发言中提到了“古人云‘成家立业’,相信彭涛婚后,有了家庭的支持,会带领彭氏企业走向更大的辉煌。”有趣的是,和之前《艺术人生》的调子倒毫不违和。
待到一位气宇轩昂的长者上台,他话不多,内容也不花哨,只说双方父母请他做证婚人来为二位新人见证他们人生如此重要的一刻,他非常荣幸。此时台下却爆发出与台上讲话人所讲内容严重不符的热烈掌声,尤其是前排的主桌,带头落力鼓掌。
后排的宾客估计和陈瑶一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既然有了比他们地位高、有见识的人做了榜样,他们跟着就准错不了。于是乎,掌声如合唱队表演,分了若干声部逐步增强,直至鼎沸。陈瑶好奇地问袁毅这人是谁,袁毅说出一个陈瑶似乎在新闻联播上听过的名字。
彭伯伯作为男方家长发言时,拿着讲稿异常激动。但演讲内容倒是和情绪有些不搭,看来那稿子并非彭伯伯自己写的。后来,他直接脱稿讲了彭涛成长中他曾经的期望和如今对二人婚姻的祝福,倒是声情并茂、情文相配,听的在场宾朋无不动容,站在舞台上的彭涛和袁毅眼里都依稀可见泪光点点。
陈瑶一向讨厌婚礼上粗俗不堪的“婚闹”部分。还好,袁毅的婚礼是那种像春晚一样不容有差、精心编排过的演出,绝不会给真实人性赤裸裸暴露出来的机会。最高潮部分也只是新郎新娘接吻,估计是担心各级领导长辈的观感,连这唯一一吻也如蜻蜓点水般,还不及彭涛日常酒后在酒吧玩的游戏火热。
直到动筷,大家才卸了面具。君悦餐做得本就不错,彭涛家又订的是人均最贵的席,宾主们好歹能在吃上真情流露一番。
伴娘伴郎在一桌上陪新人们坐,座位牌依次是:彭涛、袁毅、陈瑶、万志勇、袁婷、埃德温、彭溪、梅冠霖,再回到彭涛。陈瑶看出这是搭配好的,自己和万志勇是无关紧要的存在,埃德温和袁婷是可以彼此消遣的短期伙伴,彭溪和梅冠霖能有长远发展才是皆大欢喜。
万志勇虽然油嘴滑舌,但也颇有些小幽默,跟他说话是令人愉快的。可埃德温也总找陈瑶说话,中间又隔着两个人,到底不方便,万志勇十分识趣,主动跟他换了座位。这样埃德温可以同时兼顾两位女士,只是袁婷和他其实都没有彼此交流的愿望。
埃德温问陈瑶这两天有没有空,带他看看中国不那么美的部分。陈瑶说他运气好,平常日子自己都要朝九晚五养家糊口,但是最近刚好是五一长假,所以答案是:可以。
袁婷此时开口了,说的是中文:“外国人本来就喜欢猎奇,你为什么要满足他这种心理,甚至还故意激起他这种兴趣,这不就像张艺谋的电影一样在刻意迎合他们吗?”
陈瑶看她咄咄逼人,微笑反击:“我不算太喜欢张艺谋的电影,你看过贾樟柯的《小武》和《站台》吗?估计你也会觉得是在迎合,但我觉得那是真实。我喜欢真实,如果你觉得美比真实重要,我也无话可说。”
袁婷说:“电影我不懂,但我知道忠孝廉耻勇。”
陈瑶不耐怼到:“前半句‘礼义仁智信’现在说的比较多,现代社会我以为是不提倡愚忠愚孝的。”
埃德温听不懂,只见左右两位女士间气氛愈来愈紧张,急着要陈瑶翻译给他听。
这时袁毅和彭涛已换了一身中式礼服出来敬酒,陈瑶乐的结束这场无谓的战争,袁婷也只好暂时休战。眼见其他两位伴娘连起身的兴趣都没有,陈